(通訊員 李磊磊 攝影 于鵬 杜懿)12月25日下午,我校在經濟與管理學院216會議室舉辦了“教學名師交流分享”活動,我校“北京市教學名師”戲劇影視學院鄭月老師與電視學院孫振虎老師分享了多年執教經驗和心得體會。來自不同學院的58位青年教師參加了活動,認真傾聽了兩位老師的分享,并就課堂教學與兩位老師進行了互動交流。
孫振虎老師以《大數據、IP矩陣和課堂教學改革》為題,提出了青年教師要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上下功夫,要從教學目標出發,充分考慮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習慣,結合教師個人的學科專業特點,恰當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個人的教學特色;要勤于思考,及時從教學反思中總結成果,善于運用教學團隊的支撐輔助力量,從而達到優秀的育人成果。
孫振虎老師結合課程思政講解教學設計
鄭月老師以《關于課堂教學與教師角色的幾點思考》為題向與會的青年教師分享了自己對教學和教師角色的理解。她認為,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給高等教育帶來了很大的變革,但教學依然要回到課堂,回到教師自身角色的塑造。鄭月老師指出,不存在一個獨立的課堂“互動環節”,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多維度的互動過程,教師的角色進入從備課的一刻起就已經開始。一位優秀教師的定位應超越知識“給予者”成為學生知識需求的“定制服務者”。教師要善于把課堂教學轉化為一次有目標的任務行動,強化教學基本功,通過精煉的語言、材料的布設、課件的提點、板書的設計、節奏的控制,實現對課堂時間空間技巧的掌握運用,避免空洞化的概念敘述,將教學轉化為高層次的思維活動。
鄭月老師分享她對教師角色定位的理解
本次活動由人事處、教務處、教育質量評估與督導處主辦,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承辦,旨在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優化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教師間的經驗交流。
(編輯:閻璽)